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研方向
体育教学专业方向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和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它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的身体全面发展上,包括外在肌肉、骨骼、内脏器官以及整体的匀称、协调发展等方面。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方向
这是体育学中的重要学科,研究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其专业方向包含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小球、游泳、重竞技、艺术体操与健美操、运动训练学等。毕业生适宜从事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工作,也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运动训练专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与竞技运动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与竞技运动相关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从事竞技运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要掌握运动技术学科、运动人体学科、教育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多方面能力。
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方向
它是体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包含三层意思:体育的、民族的、传统的。研究方向有中华武术发展史、防身术与民族传统武术研究、养生与太极拳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武术教学、训练原理与方法等。该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保健及民族民间体育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难度分析
就业机会方面
优势
就业领域广泛: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和文化自信的增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就业前景日益广阔。毕业生可以进入教育机构、体育俱乐部、武术馆校等单位,从事教学、训练、管理等工作;也可以涉足影视武打、健身指导、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
政策扶持: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和创业方面能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
挑战
竞争压力:就业竞争相对较大,就业单位地域集中可能导致其他地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并且就业单位行业主要分布在娱乐/休闲/体育(占50%),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的广泛性。
薪资待遇方面
薪资差异大:薪资因地域和职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数据来看,0.7%的岗位薪资在2 - 3K,6.3%在3 - 4.5K,29%在4.5 - 6K,40.3%在6 - 8K,18.1%在8 - 10K,4.9%在10 - 15K,0.3%在50K以上。整体薪资水平不算很高,且不同薪资区间的占比差异较大,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提升才能获得较高薪资。
学历与经验要求方面
学历要求不高但竞争激烈:从企业招聘来看,对学历要求不限的最多,但这也可能导致竞争人数增多。并且随着社会发展,高学历人才不断涌入就业市场,本专业低学历者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经验需求:企业招聘中不限经验的情况最多,但对于一些高端职位或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可能更倾向于有经验的从业者,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积累经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会。